关闭
三维仿真会商

四大特色系统

PDMS项目管理系统 DMS二三维数据管理系统 TIOPS管线一体化系统 TDRS三维报建系统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
辽宁鞍设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鞍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鞍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由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鞍山市国土资源勘测设计院两家事转企单位及先前转企的鞍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鞍山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四家公司组成。2021年3月采用“吸收合并”方式更名为辽宁鞍设集团有限公司。是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服务、招投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国土勘测、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工程设计集团。
辽宁鞍设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鞍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鞍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由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鞍山市国土资源勘测设计院两家事转企单位及先前转企的鞍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鞍山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四家公司组成。2021年3月采用“吸收合并”方式更名为辽宁鞍设集团有限公司。是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服务、招投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国土勘测、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工程设计集团。
辽宁鞍设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鞍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鞍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由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鞍山市国土资源勘测设计院两家事转企单位及先前转企的鞍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鞍山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四家公司组成。2021年3月采用“吸收合并”方式更名为辽宁鞍设集团有限公司。是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服务、招投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国土勘测、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工程设计集团。
新闻动态
查看更多
2025年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
    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让我们携手共筑反诈防线,守护企业与职工的财产安全,践行国企使命,履行社会责任,为全民反诈贡献力量!
2025/07/17
习近平: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一、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我们一定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坚决反对任何破坏统一和团结的分裂活动。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二、我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今天,我还要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讲:“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2018年2月14日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三、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五、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六、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高举团结的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大团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2019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我们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取得胜利。历史必将证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是不可阻挡的。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通过霸凌手段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中国、改变中国的前进方向、阻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2020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八、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2021年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一、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清醒认识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此,我向全党反复强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这几年,我们掌握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对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稳定,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危害人民根本利益,有可能迟滞甚至打断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果断出手、坚决斗争,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对这个历程,我们大家都有亲身经历,这次全会《决议》(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编者注)作了充分概括。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必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2021年11月11日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十二、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团结奋斗,这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2021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十三、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百年奋斗历史还告诉我们,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2022年1月30日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十四、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2022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十五、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六、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2023年新年贺词)十七、要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底气来自哪里?来自我国越来越厚实的家底,更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真理追求,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始终坚守。面对围堵、遏制、打压,我们应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因为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走的是人间正道,干的是正义事业。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违背时代潮流,不得人心、失道寡助。(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十八、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沉着冷静、保持定力,就是要冷静观察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动,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优化调整战略策略,又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各种风险所惧,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就是大方向要稳,方针政策要稳,战略部署要稳,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不停步、能快则快,争取最好结果。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力量源于团结。这些年来,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大仗一个接一个,每一仗都是靠全体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斗争闯过来的。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只有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2023年3月6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十九、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要靠目标凝心聚力,新征程上我们就要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2023年12月21日、22日在中央政治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二十、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同时,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南岳衡山有副对联说得好:“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紧紧依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202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二十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有风和日丽,也会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2024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二十二、100年前,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胜利闭幕时,“奋斗,奋斗,奋斗到底”的口号响彻全场,激励千百万劳动群众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奋斗不息、砥砺前行。今天,党领导14亿多人民正意气风发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2025年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重要论述的节录。
2025/07/08
习近平: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下午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七一”的节日问候!他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赵保国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讲解,并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立铁规矩、强硬约束,坚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纠治“四风”开展集中教育和一系列专项整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和推进,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刹住了不少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祛除了一些多年难以祛除的顽瘴痼疾,解决了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推动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习近平强调,我们党肩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党组织和党员无论处在哪个层级、担负什么工作,都应该有自我革命的责任。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更要在自我革命上以身作则。习近平指出,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勇于自我省察,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习近平强调,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要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注重查找权力运行漏洞、补齐制度短板。要严格制度执行,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全过程监督权力运行。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习近平指出,从严监督执纪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利器,对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坚决处理。要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要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切实提高穿透力和有效性。要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将党风党纪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向全党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信号,形成震慑效应。习近平强调,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等构成完整的责任链条,每一种责任都要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上要为全党树标杆、作表率。习近平指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勇于直面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狠刹各种不正之风,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取得实效。已关注关注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辽宁日报已关注分享视频0/000:00/01:51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2025/07/02
鞍山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20日,鞍山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议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研究分析经济运行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王忠昆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开华出席会议。王忠昆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锚定目标、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攻坚突破,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回升向好态势,成绩实属不易,给予充分肯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巩固成绩,聚焦重点任务发力,着力破解难点问题,以“一天当成两天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干劲、韧劲,推动各项工作再提速、再提标、再提劲,确保半年实现“双过半”。王忠昆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排查梳理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细化工作举措,下功夫查缺补漏、迎头赶上,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要开足马力上项目,落实领导干部包保服务机制,强化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保障,坚决清除影响项目建设的各类障碍,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实现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要多措并举促消费,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抓实平台经济,持续稳外资强内贸,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千方百计惠民生,做好稳就业、促增收工作,织牢织密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整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安全平稳度汛。王忠昆要求,要真抓实干、大干快干,不折不扣推动工作落实。要提高执行质效,对于定下来的事、明确了的项目要紧盯不放、跟踪推进、紧抓快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要强化担当作为,市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落实“三包四重”工作机制,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市委抓落实“五步工作法”,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快推动作风转变。要发挥督考作用,聚焦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开展末端校验,强化结果运用,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浓厚氛围,为夺取决胜之战全面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会上,与会市领导先后发言。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分别作工作汇报。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市领导武佩莹、李宏振、丁立、王植、柴锋、朱长悦、杜伶在主会场出席会议。市委有关副秘书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设分会场。
2025/06/25

图片新闻
查看更多
2025年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
2025/07/17
辽宁鞍设集团祝全体员工新春快乐,阖家欢乐!
2025/01/27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2024/09/26
信访工作条例
2022/05/06

从控规阶段着手 -> 地形图测绘 -> 修建性详细规划 -> 用地范围图 -> 宗地界址 -> 市政管线配套设计 -> 地质勘探 -> 建筑设计(含施工图)-> 市政工程设计等全链条设计一条龙服务,全过程密切跟踪, 实时推进,缩短设计时间,节约设计成本。让项目建设单位真正体验到“省时、省心、省资”的贴心式服 务、感动式服务、超值式服务、助力企业早日驶上项目建设、投产、创效的快车道。
2018国家级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交通)
2018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2018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2016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2016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计算机软件)
2016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城市规划)

2016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建筑工程)
2014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2014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城市规划)
2014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建筑工程)

2014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12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建筑工程)

2012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建筑工程)
2011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2011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保障性工程)
2011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11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保障性工程)
2010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10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建筑工程)
2009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2009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城市规划)
2009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08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城市规划)
2008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06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04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2004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城市规划)
2004辽宁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优秀规划)

2004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02辽宁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2002辽宁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城市规划)
2002辽宁省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02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2002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城市规划)

2002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2002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三等奖(城市规划)

1998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城市规划)
1998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城市规划)

1998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城市规划)
1997鞍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城市规划)

1996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城市规划)
1995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城市规划)

1994鞍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城市规划)
199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城市规划)

联系电话:0412-5555881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二一九路44号(开启导航)
Copyright © 2019 辽宁鞍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ICP备19017208号-1
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本网站所涉及到的版权归本网站所有。